> 科发院支部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重庆大学机关党委
机关党委简报
办事指南
科发院支部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熊爽发布时间:2025-06-20 16:20

筑牢作风基石 赋能科研创新

—— 科发院支部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

6月19日下午,科发院支部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组织生活,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党课讲授以及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百年新重大”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活动有支部书记曹华军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与。

重温入党誓词,筑牢政治忠诚根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支部书记曹华军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词回荡在会议室中。这一仪式不仅唤醒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更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与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追求紧密结合。

专题党课开讲,构建作风建设理论体系。支部书记曹华军以《从严从实筑牢底线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党课》为题,从历史纵深、制度演进与实践案例三个维度展开讲授。他首先梳理了从“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的制度创新历程,强调这一演进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里程碑,更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集中体现。“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成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关键在于其将政治要求转化为具体行为规范,为全党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作风标杆。

在实践案例部分,曹华军重点讲述了三位以实际行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先进典型:“菌草之父”林占熺四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发明的菌草技术推广至全国31个省、506个县,帮助千万农户脱贫,更在106个国家建立示范基地,用“亏了我100%赔,赚了我一分钱不要”的承诺诠释科研为民的初心;以刘小京为代表的治沙工作者,在毛乌素沙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全封、远飞、近造”的科学举措,将荒漠变为绿洲,展现了作风建设与生态治理的深度融合;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覃大清带领团队攻克三峡右岸机组等世界性技术难题,在大型水电装备研发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用 “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科研担当诠释了从严从实的作风要求。

科发院副院长余年同志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再出发》为题,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分析了当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他结合近期工作实际,列出“文山会海反弹”“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等具体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立整改台账”等措施。特别在违规吃喝整治方面,他传达了2025年最新文件精神,强调要严格执行“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上酒”等规定,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的方式,杜绝“舌尖上的腐败”。在阶段成效部分,助力学院实际解决问题,让作风建设成果切实转化为科研生产力。

科发院副院长张宇同志在《以优良作风护航科研管理新时代新征程——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中,首先分析了作风建设的时代背景,指出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下,科研领域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生态的优劣。他深刻阐释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的制度意义,强调其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科研诚信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实践举措部分,他提出“作风建设科研化”的创新思路,建议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科研管理的具体流程,如建立“科研作风负面清单”、在项目评审中增设“作风评价指标”等,推动作风建设与科研管理同频共振。

会议专门组织学习了《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案例剖析、条款解读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的形象的政治问题”。在集中大课后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作为科研管理岗的党员,如何立足本职工作,结合授课内容、结合本职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交流研讨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组织生活既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洗礼,也是一场生动的科研动员。科发院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推动科研创新的强大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展现“重大担当”,为谱写“百年新重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筑牢作风基石、注入创新动能。

(拟稿人:熊爽,审核人:姜永东)

重庆大学机关党委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镜象,复制,建设使用IE8及以上浏览器

稻草人工作室设计Copyright ©2014